华南农业大学智能农业生产机器人斩获德国iF设计奖|大桥未久

  中新网广州5月6日电 (许青青 陈芃辰)据华南农业大学6日消息,该校工程学院郭涵、杨文武团队项目ANTOBOT智能农业生产机器人以360分的高分(超过获奖分数线100分)斩获德国iF设计奖。目前,该款机器人已进入中试阶段,预计将在2026年上市,为梯田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重要解决方案。

ANTOBOT智能农业生产机器人产品效果图。华南农业大学供图

  据了解,iF设计奖创立于1954年,由德国历史最悠久的工业设计机构——汉诺威工业设计论坛(iF Industrie Forum Design)每年定期举办,是世界三大设计奖之一。本次大赛共有来自全球72个国家的10807个参赛作品进行角逐,其中包括苹果、惠普、广汽、索尼等著名企业和设计公司。

ANTOBOT智能农业生产机器人产品效果图。华南农业大学供图

  本次iF设计奖的获奖分数线是260分,从产品理念、形式、功能、差异化和影响力五个维度对作品进行综合评价,华南农业大学团队的项目各维度得分均超过70分,总分超过获奖分数线100分。“这意味着评委对我们研究梯田农业问题社会意义和解决方案的认可,尤其是对产品功能定义和实现方式的肯定。”团队负责人之一、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教师郭涵说。

中试阶段的机器人产品。华南农业大学供图

  郭涵、杨文武团队介绍,梯田广泛分布于亚洲各国,多见于丘陵地带,是粮食和特色农产品的重要产地,也是重要的文化遗产。但由于田块细碎、高差大和机耕道缺乏等问题,目前的梯田农业生产仍然主要依靠人力作业,机械化程度很低。

团队成员与机器人模型合照。华南农业大学供图

  该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无人机转运农业机器人的作业方式。转运无人机充当“快递员”,对丘陵山地进行勘察规划后,根据不同田块的生产需求“送货上门”,吊装和转运机器人到目标田块进行生产作业,以此解决机器人的田间转运难题。不同田块上的多台机器人还能互相“打配合”,实现机器人集群协同作业,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。

  与大中型农业机械设备不同,ANTOBOT智能农业生产机器人机身小巧,可以在小田块上灵活转向通行。同时机器人采用了模块化设计,集多种功能于一身,通过切换模块,既可以实现“一机多用”,还降低了整体的生产和维护成本。

  据悉,目前ANTOBOT智能农业生产机器人已进入中试阶段,预计将在2026年上市。团队表示,未来会继续优化和改进方案,争取早日实现量产和推广应用。(完)

  2016年,时任四川省水利厅党组书记、厅长冷刚对《华西都市报》说,“四川不是缺水,而是缺少大中型的水利灌溉设施。用我们行业内部的说法,这叫工程性缺水。从降雨来看,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、8、9三个月,其他九个月的降雨量相对较少。可这些雨水降下来以后,有75%是以洪水的形式流走了,水资源没有留下来。”冷刚比喻说,“直白一点,就是雨水降下来以后,没有‘坛坛罐罐’去装,干旱的地方就无水可用。”  根据方案,整合原环境保护部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、国土资源部、水利部、农业部、国家海洋局、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担负的多项职责,组建生态环境部。

发布于:北京市
保罗被交易至勇士t| 高考填志愿要按父母的,还是按自己的选?| 汶川地震敬礼娃娃郎铮高考637分| 白鹿每天六点自然醒